1. 主頁
  2. 社會
  3. LGBTQ+ 社群

“我們是亞裔、同性戀,并深感自豪。”

同性戀游行。

2015年,臺灣支持同性婚姻立法集會,“愛就是愛”。

照片:Associated Press / Chiang Ying-Ying

Yan Liang

加拿大亞裔同性戀的前世今生。從八零年代至今,亞裔在加拿大同性戀爭取權益過程中非常活躍,甚至是起到了引領作用。本期特別節目,我們采訪了加拿大亞裔同性戀平權運動活動人士、藝術家房惠晴先生,以及三對分別來自臺灣和大陸的同性戀伴侶,詹正益與Jean-Guy,賴志穎與Jon,以及Steven Shi與Adrian,分享他們的生活點滴與心路歷程。

每年六月是加拿大同性戀自豪月,而在上個月,臺灣剛剛通過了亞洲第一個同性戀婚姻法。北美同性戀平權運動由來已久,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同性戀權益保護,到九零年代對抗艾滋病,再到最近十幾年的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在這個過程中,很少有主流媒體提及亞裔同性戀群體,但最近兩年的研究發現,加拿大亞裔同性戀團體在這個過程中非常活躍, 在某些方面甚至起到了主導作用。

(RCI房惠晴專訪)

房惠晴:加拿大同性戀平權運動先鋒人物

房惠晴(Richard Fung)出生于特立尼達共和國,是第四代華裔。1973年來到加拿大學習,畢業于多倫多大學藝術系。多年來,熱情投入同性戀爭取權益活動,目前為OCAD大學藝術系教授。

1979年,有五百多名男女同性戀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了關于同性戀的研討會,并組織了歷史上第一次同性戀自豪大游行

老照片。

1979年,亞裔同性戀參與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一次同性戀自豪大游行。向房惠晴求證,他說,中間揮舞手臂的就是我。

照片:RCI

房惠晴當時住在多倫多,他參與了那一次的同性戀大游行,并且深受啟發和鼓舞。他說,那是他第一次了解到,自己原來有那么多的同類。

參與那次活動的年輕的同性戀們回到了自己的城市,組織了全美各城市的同性戀平權機構與運動。

1980年,房惠晴和幾位亞裔同性戀一起創立了多倫多亞裔同性戀者協會,Gay Asian Toronto (GAT),這是目前所知的第一個亞裔同性戀組織。四位創始人包括了:房惠晴,來自香港的Gerald Chan,菲律賓的Nito Marquez, 以及印度的Tony Souza。

海報。 放大照片 (新窗口)

當年房惠晴設計的同性戀宣傳海報。

照片:Offert par Fang Huiqing

當時,GAT為亞裔同性戀人士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還就同性戀面臨的困惑提供咨詢以及公開討論。GAT一直活動到2000年左右解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1981年2月5日,大多倫多地區發生警方針對同性戀浴室的逮捕行動,警方稱為“肥皂行動 (新窗口)。行動中,有超過300人被捕,是加拿大自十月危機以來,逮捕人數最多的一次。事件被稱為加拿大的石墻騷亂”,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行動,也成為多倫多同性戀自豪大游行的前身。

2016年6月,多倫多警方公開就肥皂行動向同性戀社區道歉。

1982年,多倫多同性戀組織請求亞裔同性戀協會發起組織當年的自豪大游行 —— 亞裔同性戀結構同意了,其中一位重要的組織者是Alan Li。他在游行前做了講話,然后帶領整個隊伍穿過了唐人街,并在Grange公園附近集合。房惠晴稱,那是亞裔同性戀運動的重大時刻,也引發華裔社區的好奇與擔憂。

1983年,多倫多的亞裔同性戀機構有了自己的出版物Celebrasian。

1984年,房惠晴開始制作有關亞裔同性戀的紀錄片《性取向,Orientation》。他采訪了14位亞裔男女同性戀,他們有些是出生在加拿大的亞裔,也有來自香港、馬來西亞、印度的移民。

當時,加拿大還沒有對同性戀的人權保護,這些受訪者可能因為暴露自己的性取向而丟掉工作,甚至被趕出居住的地方。但這些年輕的同性戀權益倡導者義無反顧支持這個項目,這也是第一部系統介紹亞裔同性戀狀態的紀錄片。

八零年代中后期,同性戀平權活動的重心轉移到了對抗艾滋病。房惠晴與友人一道,創立了亞裔艾滋病預防機構,這個組織之后與其他機構合并,成為了現在的亞裔社區艾滋病預防機構,ACAS

2016年,房惠晴拍攝了紀錄片《回訪:性取向,Re:Orientation》,這是《性取向》的續集,在32年之后,他試圖重新聯絡出現在自己紀錄片當中的主人公,描述他們的生活狀態。不過,他發現,其中的三位已經去世,有些已經搬離加拿大,有些則不愿意出鏡。最終,他說服了其中的七位接受訪問。

(房惠晴2016年拍攝紀錄片《回訪:性取向》預告片。)

他感慨,或許在20多歲的時候,人是勇敢的,抓住一切的機會;但到了五、六十歲的時候,開始更多的顧慮擔憂。不過,亞裔同性戀這些先驅是應該被歷史記住的。

目前,房惠晴與自己四十多年的伴侶住在多倫多。他的作品始終關注同性戀社區,同時,也包括對自己華裔身份、家族歷史的探討,以及對移民難民、印度、巴勒斯坦等地狀況的關注。

面對過去同性戀平權活動幾十年的變化,作為藝術家,房惠晴保持著自己的理性與分析,包括對于同性婚姻合法化。他認為,自己那一代同性戀不可能想到,一向標榜性自由的同性戀社區,會把同性婚姻作為斗爭的目標 —— 這一切的轉變,與艾滋病出現相關。

男子。 放大照片 (新窗口)

活動家、藝術家房惠晴。

照片:@Mezart Daulet

他表示,在拍攝《回訪:性取向》的過程中,刻意與年輕一代同性戀做了深談。他發現,對于老一輩同性戀曾經的抗爭和付出的代價,年輕人或許不盡了解。但是,看到他們有了更大的自由與空間,自己依然感到欣慰。

不過,他感覺,新一代面臨更多身份認同方面的困惑,比如,新出現的變性人或是非二元性別身份。他提醒說,人們必須對此保持警惕,因為身份認同也很容易被操縱

示威。

2019年5月17日,臺灣立法會三讀通過同性婚姻專法,現場支持者冒雨集會。

照片:Associated Press / Chiang Ying-Ying

時間來到2019年。5月17日,臺灣立法會三讀通過了同性戀婚姻專法。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來自臺灣的詹正益與賴志穎可謂百感交集。他們的年齡、個性、經歷有所不同,但是,作為同性戀,過去幾年,都密切關注臺灣同性婚姻立法議題。

(RCI專訪詹正益與Jean-Guy)

詹正益:至少我們需要出柜

1961年出生,臺灣中山大學英美文學專業畢業。2001年移民加拿大。目前與自己16年的拍檔Jean-Guy居住在蒙特利爾。

與詹正益先生聯系采訪的時候,他說,自己雖然愿意接受訪問,但是個性非常害羞。果然,在鏡頭前,他顯得有些緊張,不過,他的故事道出了相當多生活在相對傳統亞洲社區的同性戀的辛酸。

正益表示,早在中學時代,他就感覺到了自己的性取向,但是卻不知道該怎么辦。直到1995年,34歲的他到紐約旅行,才有了第一次性的體驗。

他一直不敢和父母出柜,坦白說出自己的性取向,因為擔心不知道父母會如何反應。他只好選擇逃離。

2001年,他決定先來加拿大蒙特利爾讀書,然后再移民。

也是在蒙特利爾,他邂逅了魁北克人Jean-Guy,兩人在一起已經16年了。

在臺灣同性婚姻法律通過這個過程中,一向害羞的正益在社交媒體群組中,大膽向同學朋友以及家人出柜。

他的理由是,同性戀被很多人妖魔化了,而這些認識我的人,總會了解我是什么樣的人。至少我們需要出柜

信件。 放大照片 (新窗口)

.

照片:RCI

(RCI專訪賴志穎和Jon)

賴志穎:感謝推動同性婚姻的先行者,我是受益者

賴志穎,臺灣臺北人。麥吉爾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曾出版小說《魯蛇人生之諧星路線》,《理想家庭》,以及《逃匿者》。

在采訪中,賴志穎以科學家的嚴謹和作家的感性介紹了臺灣同性婚姻專法,正式名稱是《釋字第748號施行法》,通過的過程。

2017年5月,臺灣最高司法機構司法院公布釋字第748號解釋文,認為臺灣民法中,“未讓同性別二人,得以經營共同生活為目的,成立具親密性和排他永久結合關系,是違反了《中華民國憲法》。臺灣司法院給了立法機關兩年時間來完成相關法律修正。

2018年11月,臺灣全民公投,通過同性婚姻會以修改民法以外的其他立法形式讓《釋字第748號施行法》得以實現。

2019年5月17日,《釋字第748號施行法》通過立法院三讀,正式通過。

臺灣同性婚姻專法通過,志穎直言要感謝如祁家威這樣的先行者。祁家威是臺灣第一位公開出柜的同性戀。1986年,他召開記者會呼吁重視艾滋病防治;此后,一直從法律層面挑戰臺灣法律,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

志穎表示,自己是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受益者。而他的男友囧囧則表示,如果兩人結婚,婚禮會選擇在臺灣舉行,因為這對他更加重要

在與賴志穎和詹正益的交談中,我留意到,文學藝術在同性戀議題上帶給他們的啟發,比如,兩個人都不約而同提到了白先勇的《孽子》,以及邱妙津的《鱷魚手記》等臺灣描述同性戀的經典作品。

(RCI采訪Steven Shi)

Steven Shi:我會為同性戀權益抗爭到最后一口氣

中文名曉峰。曾經擔任廣東電臺以及加拿大中文電臺節目主持人。畢業于UBC商學院,目前任職于金融機構。他曾經擔任ACAS董事,并一直積極參與多倫多的亞裔同性戀社區各項活動。

Steven從很小開始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并且從不刻意回避 —— 他從來是理直氣壯的:我不覺得世界虧欠我什么,但我也絕不認為,我虧欠了世界什么

在采訪中,他表示,這或許是源于自己的個性與背景。他在大學時期就有了長期穩定的初戀男友。雖然幾年之后,兩人分手,但是,這段初戀帶給他對愛情觀影響是正面的 —— 那就是,同性戀的愛情和異性戀沒有不同,自己會去愛,會得到愛。

或許由于他的不回避的態度,以及他的言談舉止,在生活和工作中,看似樂觀自信的他,其實遭遇過很多的歧視 —— 用他的話說,歧視幾乎無處不在,尤其是在中國國內的那些年。

他也坦陳,在這樣的時刻,曾有異性戀朋友站出來,為同性戀說話 —— 這給他帶來的安慰和溫暖無以復加,認定人性是有美好的一面的。

2000年,Steven移民加拿大。在離開中國之前,他正式向父母出柜。

他是幸運的,在加拿大的近二十年中,他完成了學業,闖過了移民需要過的坎兒,也能在一個自由的、有保障的環境中,慢慢探索自己的情感,比如,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而過去這些年,他也先后擔任亞裔社區艾滋病預防機構ACASE的董事會成員,花了大量時間精力,組織參與多倫多亞裔艾滋病防治機構ACAS以及同性戀自豪大游行等。

目前,他和自己多年男友Adrian生活在多倫多。

后記:首先,我要感謝本期節目中的所有嘉賓,感謝他們信任我、愿意出鏡接受訪問。他們坦然面對,敞開心扉,讓我對加拿大、臺灣LGBTQ平權運動的歷史和現狀有了新的認識 —— 采訪過程中,我也幾度跟著他們唏噓落淚。

其次,臺灣不久前通過了同性婚姻法,對整個華裔以及亞裔LGBTQ社區都是個莫大的鼓舞。但是,前面的道路依然很長,尤其是,直到現在,相當多的亞裔LGBTQ人群依然生活在陰影中。

此外,在聯系嘉賓的過程中,我也試圖采訪女同性戀以及變性人,但是,卻沒有找到適合的受訪者,給這一期節目留下了遺憾。

如果您看了這個特別節目以及訪談,有什么感想,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如果您是LGBTQ的一員,愿意接受訪問,也歡迎和我聯絡。

最后,讓我用同性戀權益運動中最常用的一句話作為本期節目的結束吧:愛就是愛。

Yan Liang

頭條